2月26日,武漢市黃陂區蔡官田村,春風輕拂,設備嗡嗡作響,一座小型污水處理站正在運轉。
“日處理能力達60噸,完全夠用?!贝逯啼h自豪地說,全村300多戶的生活污水通過地下管網收集到這里。
2021年,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啟動全市70個鄉村污水治理項目,相關資金與財政、農業、土地資金捆綁打包使用,結合央企3P項目,在黃陂區建成了20個村級污水處理站,今年將推廣到全區。
生活污水變成汩汩清流
“投放厭氧菌,利用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運行A^2/O一體化裝置,多級處理后,將氮、磷等降解過濾凈化?!秉S陂區生態環境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無需人工操作,十分先進。
從排水管道流出的尾水清澈見底,可循環灌溉果園。經權威部門檢測,處理后的排水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
“下個月接兒媳婦進門?!贝迕癫涛纳瓭M頭大汗,正緊張地給兒子裝修新房,臉上溢滿幸福。新樓房每層都建了一個獨立衛生間,排水管直接接到了附近地下主管網的井口。1200米的污水管網有個“大篩子”,將滯留的爛菜葉子、各種漂浮的垃圾攔截。過濾之后的污水進入調節池,經過一系列生化處理后,生活污水就變為汩汩清流。
“以前各家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順著地形肆意橫流,黑臭滿地?!辈啼h回憶,前些年一場洪水來襲,臟水倒灌入吃水的古井中,導致全村人鬧肚子,生活污水處理成了村里人的心病?!叭缃?,雨水與污水各建設一套收集管網,成功實現雨污分流?!?/p>
鄉村振興生態先行
蔡官田村,走出了一批革命先驅,還是蔡林記創始人的老家。2017年冬,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蔡以忱烈士的紀念館在此落成。
青山逶迤,碧水潺潺。走進村里,一排排白墻黛瓦,木雕飛檐錯落有致。古井、古樹和古池塘鐫刻著歲月的痕跡,村民們圍著石桌談笑,不時有游人駐足拍照。這里入選了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污水治理工程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村的短板,為鄉村振興筑牢了綠色底盤?!秉S陂區蔡家榨街黨工委書記程壯說,“按照區里南城北鄉的布局,我們正在做規劃,紅綠賦能,全速推進鄉村振興?!?/p>
“來瞻仰紅色遺跡和鄉村游的客人越來越多,我準備搶抓機遇發展?!狈掂l能人蔡苗投入50多萬元,改造老屋子,主推黃陂三鮮和全魚宴,參與鄉村旅游這道“大餐”。(湖北日報)